首页

专业建设与改革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建设与改革 >> 正文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2019年)

2020-10-14 10:58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专业类代码:040201

授课教师(课程负责人):程晖

联系电话:15095715205

申报类型:线下一流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申报学校:天水师范学院

推荐单位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

填表日期:2019年12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一十一




填报说明

1.每门课程根据已开设两学期的实际情况,只能从“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中选择一类进行申报。

2.申报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含课程负责人)须与教务系统中已完成的学期一致并须截图上传教务系统中课程开设信息。

3.相同授课教师、不同选课编码的同一名称课程,若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案相同,教学效果相近,可以合并申报。

4.专业类代码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的代码。没有对应学科专业的课程,填写“0000”

5.申报书与附件材料一并按每门课程单独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1.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线下一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选课编码

(教务系统中的编码)


课程类型

○文化素质课  ○公共基础课  ○专业课

£实验课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开课年级


面向专业


学    时


学    分


先修(前序)课程名称


后续课程名称


主要教材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最近两期学生总人数


注:(教务系统截图须至少包含课程编码、选课编码、开课时间、授课教师姓名等信息)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课程名称

学校体育学

课程编码

(教务系统中的编码)

1915005+1910121

课程类型

○文化素质课  ○公共基础课  专业课

£实验课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开课年级

体育教育专业2017及1班、2班

面向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

学    时

总学时:54、线上学时:18课堂学时:36

学    分

3

先修(前序)课程名称

体育学概论、教育学、心理学

后续课程名称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设计

主要教材

学校体育学、978-7-04-044128-4、潘绍伟,于可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3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2018年8月25日— 2018年12月25日

2016年8月25日— 2016年12月25日

最近两期学生总人数

124

使用的在线课程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名称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及名称

○否 (填写课程名称、学校、负责人、网址)

使用方式: MOOC SPOC

注:(教务系统截图须至少包含课程编码、选课编码、开课时间、授课教师姓名等信息)

(三)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教务系统中的编码)


课程类别

○创新创业类    ○思想政治理论课类

○专业类        ○其他(填写)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开课年级


面向专业


实践基地

名称及所在地:

学    时

总学时:        

理论课学时:        

实践学时:

学    分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上传教务系统截图)

 年  月  日—  年  月  日(上传教务系统截图)

最近两期学生总人数


注:(教务系统截图须至少包含课程编码、选课编码、开课时间、授课教师姓名等信息)

二、授课教师(教学团队)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

(序号1为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总人数限5人之内


序号

姓名

单位

出生年月

职务

职称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教学任务


1

程晖

体育学院

1976.02

教授

15095715205

Chhui1976@163.com

教学


2

曾华

体育学院

1979.03

副教授

13909385635

1173722017@qq.com

教学文件的编写


3

陈巧弟

体育学院

1974.10

副教授

18993868092

chenqiaodi1974@163.com

负责线上课程


授课教师(课程负责人)教学情况(300字以内)

(教学经历:近5年来在承担学校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获得教学奖励方面的情况)

课程负责人一直承担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及公共体育等多类专业理论和技术课程,每学年超学时完成岗位规定教学任务。主动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主持厅级教改项目3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完成教材1部,教学改革的专著1部,发表教改论文3篇,获批校级精品课程1门,研究生教改课程1门,曾获天水师范学院第二届“教学优秀奖”一次、“教书育人奖”一次,成功主持申报校级一流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现已获批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资格。

三、课程目标(300字以内)

(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学生情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具体描述学习本课程后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能立足陇东南,面向甘肃,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从事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教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合格骨干教师。

学校体育学是体育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门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知识目标:使学生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地位,学校体育的目标,明确体育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初步具备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的基本能力。

技能目标:全面系统的学习学校体育基本问题,具有一定的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能力目标:基本能独立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的能力。

四、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1500字以内)

(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情况。)

1、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

学校体育学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 90 年代以前,学校体育学内容与体育概论合为一体,统称为体育理论, 90 年代以后,由于学科的不断细化,许多学科逐渐分化为许多分学科,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体育理论学科也分化为“学校体育学”与 “体育概论”两门学科,该学科作为重要内容贯彻到本科课程的教学之中,就形成了两门不同性质的必修课程。

自从学校体育学形成自己的独立课程以来,经历了一些曲折的发展过程,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变化。特别是教材内容,进行了一些改革,从 1983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体育学到苏竞存 1987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体育学、1990 年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写学校体育学、罗映法,曲宗湖 1990 年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体育学、再到 1994 年金钦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体育学。但是改革的力度较小,变化并不明显。在新时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设施以来,这种情况比较显著了,近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课本与以往的几本教材在章节内容、课程体系、版式设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即把原来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分割为两部分内容:学校体育学概论与体育教学论,但在名称上还是沿袭了原来的名词。在目前的学校体育学课程中涉及比较多的内容是体育课程的内容,但是新课程改革以来体育课程内容研究并不深入,属于研究的初期阶段。

2、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教材建设。建设一套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紧贴新时代体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质量的教材,使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主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整合课程内容。构建学科教学新体系。结合中国体育健康课程模式的三个关键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整合课程内容,加大教学设计、评课、说课等实践性教学内容;

3)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讲授、研究性学习、能力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模式和知识运用能力

4)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和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构建教师自评、师师互评和师生共评的立体评价系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形成良好的课程评价机制。
5)加强实践环节。建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运行机制,加强体育教学实践,注重课程设计、评课、说课以及试讲和教学实践。

3、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及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1)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基础课程改革对学校体育学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从教材编写到教学安排都应以体育方法论为主线来阐明本学科的理论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既要传授教师的教法,又要传授学生的学法,还要传授组织方法,更要传授研究的方法。

(2)教学设计。通过对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培养学生掌握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能力。

(3)加强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过程做正确的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调动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体育实践的操作技能,培养更多的“体育教学能手”。

(4)实践性教学环境。由《学校体育学》课程任课教师为主,团队成员组成学生实践性教学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在组织学生实践性教学时进行指导,并对学生实践情况及时反馈与总结。

4、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情况

本课程按照教学要求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评定采用综合评定法,平时成绩占50%,主要是出勤,试讲、课程设计、课下作业、课堂提问等内容,期末考试占50%。通过改革,学生更加注重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的提高了该门课程的通过率,起到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效果。

五、课程特色与创新(500字以内)

(概述本课程的特色及教学改革创新点。)

为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本课程的特色及教学改革创新点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新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求更新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体育实践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师徒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内容既要传授教师的教法,又要传授学生的学法,还要传授组织方法,更要传授研究的方法。

2、增设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环节。通过对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培养学生掌握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能力。

3、加强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过程做正确的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调动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改善实践性教学环境。学校体育学是如何把知识与技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并在学校体育,尤其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发挥与验证。因此,由任课教师为主、课程团队教师组成学生实践性教学小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体育课观摩、课例分析、教案的编制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结合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在组织学生实践性教学时进行指导,并对学生实践情况及时反馈与总结。

六、课程建设计划(500字以内)

(今后五年课程的持续建设计划、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改革方向和改进措施等。)

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首先要从教育观念上有所转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适应社会变化与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以接受学习为中心,向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转变;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社会需求为中心转变;从以发展智力为中心,向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协调转变;从学生被动学习知识技能,向学生主动学习转变;从一次性学习,向终身学习的观念转变。在课程改革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体系结构;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倡教学互动;坚持全面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重新定位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

2.紧贴时代要求及人才培养需求,抓住当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以及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要求,培养适合中小学应用型师资的规格,重新整合课程资源、教学内容。

3.改革目前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互相评价等方式,改革评价内容,打破传统考核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完成并能够合理的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七、附件材料清单

1. 课程负责人的10分钟“说课”视频(必须提供)

[含课程概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课堂或线上或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特色、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等。技术要求:分辨率720P及以上,MP4格式,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视频中标注出镜人姓名、单位,课程负责人出镜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2. 教学设计样例说明(必须提供)

(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张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课程负责人签字。)

3. 最近一学期的教学日历(必须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

4. 最近一学期的测验、考试(考核)及答案(成果等)(必须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

5. 最近两学期的学生成绩分布统计(必须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

6.最近两学期的学生在线学习数据(仅混合式课程必须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

以上材料均可能在网上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八、课程负责人诚信承诺


本人已认真填写并检查以上材料,保证内容真实有效。

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九、学校教指委或学术委员会课程评价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十、学校政治审查意见


该课程内容及上传的申报材料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的内容,思想导向正确,不存在思想性问题。

该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


学校党委(盖章)

年   月   日


十一、申报学校承诺意见


学校对课程有关信息及课程负责人填报的内容进行了核实,保证真实性。经对该课程评审评价,择优申报推荐。

该课程如果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承诺为课程团队提供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确保该课程继续建设五年。学校同意课程建设和改革成果在指定的网站上公开展示和分享。学校将监督课程教学团队经审核程序后更新资源和数据。


主管校领导签字: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十二、中央部门教育司(局)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下一条:精品课程

关闭